社論-從國民所得統計談貧富差距

2011-12-09 01:25 工商時報

 

 上週總統大選首次辯論會,三黨總統參選人都認為貧富差距及中產階級收入停滯是個大問題,必須正視;對於如何解決,有人認為要從教育來改變這個困境,有人認為根本之道還在於創造工作機會,但也有人表示必須透過經濟成長及社會福利才可以改善這個困境。

 

 三位總統參選人所提的方案都有道理,其間的差別是有人著眼於長期的治本之道,有人致力於短期因應之策。但不論是從教育著手,或給予社福的援助,或擴大內需創造在地經濟及工作,皆需要健全的財政、穩定的稅收做後盾,否則一切全是空談。

 

 我們可以檢視一下台灣這些年來的經濟表現。以去年經濟成長率10.72%而言,這雖是多年來罕見的好成績,但經濟成長果實真的歸全民共享?改善了多少貧富差距?這麼高的成長又為國庫帶來多少稅收?

 

 依主計處月前公布的99年國民所得統計,去年所創造13.6兆元的GDP,分配到受僱人員報酬的比例降至歷年新低,僅有44.5%,與民國八十年代50%已不可同日而語。有更大的比例分配到了營業盈餘,營業盈餘占GDP比率由民國八十年代的30%升至目前的35。這些數據說明台灣今天經濟成長的果實,愈來愈多是由企業的大股東獲得,而多數中產階級已難分享成長的喜悅

 

 受僱人員報酬係由受僱人數與薪資相乘而得,這十多年來占GDP比重之所以逐年下滑的原因有二:一是國內全職的就業機會日漸減少,一是薪資成長停滯。這兩項原因導致經濟成長完全無法如實反映中產家庭的經濟處境。

 

 所以造成這個結果,不同政黨之間有不同的論述。有人歸因於海外生產吃掉逾半的經濟成長,有人認為當前薪資確實成長緩慢,但只要經濟成長,薪資就會持續提高。三位總統參選人所講的都有些道理,我們認為,造成今天台灣經濟成長果實難以為中產階級享有的原因甚多,海外生產讓台灣流失產能、流失工作機會確實是原因之一,但是在全球化的競爭下,日商、美商不也把生產線外移,把業務外包至中國、印度,但他們的受僱人員報酬占GDP迄今仍逾50

 

 這說明台灣今天中產階級的收入停滯、貧富差距的擴大,不能全然歸責於海外生產,因為這是全球化大勢所趨,即令美、日、歐也難以扭轉。真正的問題在於如何迎向這個全球化的大勢,創造台灣的競爭優勢,進而又讓這個優勢所獲得的成果為多數人享有。我們認為這些年馬政府透過兩岸的交流,實現兩岸直航、開放陸客來台觀光及簽訂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(ECFA),正是此大勢下為台灣創造利基,這確實是一個正確的抉擇。

 

 可惜的是,這個正確的抉擇只創造了成長,卻難以實現分配的正義。因此即令去年有兩位數的經濟成長,但看看今年以來民眾有加薪嗎?除了軍公教人員,絕大多數並沒有加薪。依主計處的薪資調查可以發現,今年前三季台灣民眾的經常性薪資僅比去年增加1.4%,這與去年經濟成長率何等的不相稱。之所以如此,我們認為主要原因仍在於近年政府持續的減稅使然,不論是調降土增稅、遺贈稅、所得稅或營所稅,中產家庭受惠甚微,而富有家庭獲益甚豐。稅制如此,經濟成長果實如何能分配到中產階級身上?如此又如何實現馬總統念茲在茲的社會正義?

 

 更有甚者,由於年年減稅,經濟成長已難以為台灣帶來稅收成長。去年台灣的賦稅負擔率降至11.9%,不但低於南韓的20%,也比新加坡、香港的13.4%、13.6%來得低。國庫入不敷出,年年舉債,政府還要增加社福支出來改善貧富差距,其結果貧富差距困境未解,財政危機又起。我們所以如此斷言,是因為去年台灣五等分位家庭所得差距原本為7.72倍,透過稅收、社福的重分配之後,降為6.19倍,而再細究稅收的改善效果與社福的改善效果竟然為110,這代表稅制已起不了重分配的作用,如今改善貧富差距全數仰賴每年三、四千億元的社福支出。然而,沒有穩定的稅收,政府豈有可能年年當耶誕老人?政府重分配政策如此討好各階層,不正是在重蹈歐元區財政危機的覆轍?

 

 經濟成長、貧富差距能否改善與財政政策休戚相關,沒有好的成長政策固不能改善貧富差距,惟即使有好的成長政策,但沒有健全的稅制,依然無法改善貧富差距,如此而年年舉債,必釀巨禍。台灣如今的成長政策沒有問題,但重分配政策卻缺失多多、隱憂重重。朝野領袖若不正視這個根本的問題,則再偉大的理想終將是徒託空言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ingche3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